發布時間:2020-06-08
瀏覽次數:413
隨著市場發展及技術進步,工業自動化焊接機器人在工廠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實現的功能也越來越多。從替代直接生產人力,不知疲倦地完成簡單、重復的取放料動作,到目前從提升產品生產效率、工藝及品質入手,構建系統化運作平臺,在實現以智能工廠的“工業4.0”時代進程中,工業機器人成為不可替代的重要生產軍。
目前, 工業自動化焊接機器人的生產應用已滲透到產品生產的各環節中,在既定的程序和范圍內,實現了產品的生產加工、取放、搬運等功能。
然而,并非所有的生產環節都有必要投入機器人,機器人在投入生產應用前, 首先應進行技術經濟效益評估,確保其生產應用,滿足以下幾點:
①應滿足產品的生產工藝要求和集成化設備的技術要求。②滿足生產負荷要求和安全防護要求。③機器人取放料動作時間應滿足生產節拍和生產效率的要求。④機器人抓取物料應滿足產品加工精度、外觀等品質要求。
工業自動化焊接機器人在生產應用領域不斷擴大,使生產對機器人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從而推動了機器人技術水平的提高。同時,機器人性能與智能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機器人不斷取代人在生產中的角色,代替人從事各項生產作業,成為企業生產活動中的主要勞動力。工業自動化焊接機器人在生產中的角色,從代替人的大部分體力勞動,到部分腦力勞動,再不斷進化到集成自動化生產系統中,發揮著管理協調的作用。
孤立的機器人在生產中沒有任何實用價值。機器人在生產中的角色、作用實際上是根據生產內容、產品結構、工藝要求等因素,通過不同的末端執行裝置(手爪)結構和功能體現出來的,實現了上下料、裝配、加工、檢測及智能判定等各種獨立或復合的作業功能。
對于執行生產加工、產生產品附加價值的的工藝加工類機器人,其手爪整合了各類加工工具(砂輪及拋光輪等) ,
實現了焊接、涂裝、打磨、檢測、裝配等生產過程,在生產中承擔了主要角色,在工藝、精度、生產效率、品質等方面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對于那些配合工作母機或其他自動化設備,或獨立實現取放料的輔助類機器人,其手爪的結構、功能較單一,在工藝、生產效率、品質等方面并沒有明顯的優勢,承擔了生產輔助工作,具有可替代性。目前,在生產各環節廣泛應用的工業機器人,約75%從事著簡單取放物料的輔助工作。因而,承擔生產配角仍然是目前工業機器人生產應用的主流。